Monday, August 12, 2013

馬華與華社的魚水之歡

11 Aug 2013




華總會長方天興比喻馬華與華社是魚與水的關係,水可以沒有魚,但魚不能沒有水。他說,馬華不入閣,華社不贊成。
 見此,不禁失笑。方天興似乎沒察覺到這句話充滿黑色幽默。
 許多華團領袖抱怨,馬華不在內閣將導致華社課題無法有效傳達與解決。華團說此后缺少了方便門路,必須吃力地跟步驟走,不再像以往般能走捷徑,僅帶出問題讓馬華協助解決。
 革新委員會要與華團談改革路,最后總結馬華應入閣,還要敢講。
 敢怒敢言,這是多少年以前便已提倡,卻是至今無法上行下效的問政方式。即便現任領導層促馬華領袖高調問政,然而呼應領袖不多,絕大部分仍是避重就輕,活得渾渾噩噩。
 就以該黨署理總會長廖中萊為例,嚷著“官也不做了,何懼之有”,卻表明要探討不入閣議決,以致當媒體反問若馬華重披官袍,是否就會有所顧慮,廖中萊無法篤定地回答“不!”足顯既想逞英雄,卻又怕承擔,是許多馬華領袖的通病。
 教總主席王超群稱讚前副教育部長魏家祥任內積極扮演好“消防員”角色,做得不錯。可馬華領袖若以“消防員”自豪,實在大錯特錯。這也正正反映出華團與華社的分別。華團認為最重要的是能夠滅火,解決問題;華社要的則是沒有火災發生,認為從一開始就不該出現問題。
並非無理解僱
 因此,即便馬華在朝期間的確協助解決和改善不少華社課題,但這層感受只停留在求助馬華的華團,享受改善結果后的華社心理仍無法平衡。這心結,需靠長期的開明政策開解。
 華裔對馬華的支持率下跌,乃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,華社對馬華並非無理解僱。
 到最后,水可以沒有魚,作為魚的馬華,卻無法承受失去華社支持的后果。魚水相歡,竟是魚的一廂情願。
 馬華不入閣,到底是華社不贊成、華團不贊成,或是自家部分領袖不贊成?
 入閣,是因為華社沒有馬華會很苦,抑或不入閣,馬華會很苦?如果馬華連入閣理由都搞不清,就死命要擠進去,那就真的活該被裁員。

http://www.chinapress.com.my/node/447830
 

No comments: